【底片入門】菲林攝影5大迷思破解 — 「我玩底片不是有錢,只是數學差」
【底片入門】菲林攝影5大迷思破解 — 「我玩底片不是有錢,只是數學差」

無論你是在考慮玩菲林/底片的人,
或者是這方面的新手,
這個post希望能打破一些菲林的迷思,
來一起進入菲林的世界吧~
歡迎各位攝影大師留言討論一下
大家有遇到這些迷思嗎?
迷思1:菲林畫質差?數位比較清晰?
真相:
高階底片:Kodak Ektar 100解析度可能比你的4K螢幕還高,樹葉紋路能數到第87條。
(是比喻,不建議親身試)
手機AI的謊言:數位銳化是「暴力P圖」,菲林顆粒是「靈魂的鹽巴」。
舉個栗子🌰:
你以為手機夜景模式很強?試試用Cinestill 800T拍廟街霓虹燈,噪點像撒了金粉,糊掉的光軌比你的修圖App自然100倍。
小編G:我也想買卷Cinestill 800T來拍拍光軌,但我沒錢😢
迷思2:底片很貴?一捲燒掉一頓和牛?
真相:
窮人數學題:Kodak Gold 200一捲HKD75,拍36張平均每張才HKD2.1,這樣想一張不貴吧~呵呵
持續加價:你沒有看錯,雖然沒有比一頓和牛貴,但現在不入坑,以後就更貴了!
算給你看🧮:
一餐麥當勞套餐$50,夠買三分一捲Portra 400——
「午餐吃空氣,但菲林吃靈魂。」
小編G:底片貴不是底片的問題,是我的問題!
迷思3:沖掃超麻煩?要等三天三夜?
真相:
快槍俠時代:香港和台灣的沖掃店雖非遍地開花,但通常都能當日掃描上雲端,比網購還快。
雲端直送:承上題,掃描檔直接Email到你信箱,收到就能馬上發IG裝逼,焦慮指數直降50%。
冷知識❄️:
沖掃店老闆的眼光比測光表還準,
交片時順便問:「最近哪個底片好玩?」才是隱藏服務。(不排除他會推介最貴的給你)
小編G:掃描完你會去拿底片嗎?我超愛存底片,感覺好有質感
迷思4:菲林不適合新手?要背陽光十六?
真相:
傻瓜機救世:Olympus mju II全自動,按快門比用iPhone還無腦。
手機測光App:裝個「Lightme」,測光比相機內置還準,陽光十六?那是備胎的備胎。(我也是用這個app)
人話翻譯📢:
菲林攝影的入門門檻,比學會用美圖秀秀P走雙下巴還低。
迷思5:數位後製比較強?菲林不能修圖?
真相:
暗房老司機:增減沖、迫沖、漂白,菲林時代早就玩過「實體PS」。
數位暗房:掃描後用Lightroom調色,富士用戶直出?我們菲林控笑而不語。
缺陷即風格:漏光要修?顆粒要降?那你乾脆去拍數位。
當數位相機還在想買什麼濾鏡的時候,菲林玩家默默的説:「菲林的BUG,就是最潮的濾鏡。」
小編G:底片玩家表示:什麼是缺陷?那是個人風格!
菲林不是燒錢,是燒掉你的刻板印象
下次有人對你說:
「玩菲林?你好有錢喔~」
請優雅回擊:「不,我只是數學差——
把買A7IV的預算,拆成10年的底片錢,
還附送365次開盲盒的快樂。」
大家還有其他迷思嗎?歡迎留言討論~
如果你對攝影、拍攝、菲林有興趣,並且想更深入了解 。歡迎追蹤我們「傻瓜機DUMBCAM 」一起了解更多攝影知識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