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牌歷史】🎞 Kodak:從黃色巨人到「欸你還活著?」的傳奇品牌史
【品牌歷史】🎞 Kodak:從黃色巨人到「欸你還活著?」的傳奇品牌史

講到底片相機,第一個跳出來的名字永遠是 Kodak。這個牌子就像攝影界的「國民老爹」,發明了無數黑科技,讓大眾能輕鬆拍照,卻又在數位時代把自己玩掉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段「一手撐起攝影,一手把自己作掉」的 Kodak 傳奇。
從「你按快門,剩下的交給我們」開始
Kodak 的創辦人 George Eastman 在 1888 年推出了第一台 Kodak 相機,口號超狂:
👉「You press the button, we do the rest.」
翻成中文就是「你按快門,剩下交給我」。

這是史上第一次把拍照搞得像喝汽水一樣簡單。以前攝影要搬暗箱、調藥水、算曝光,Eastman 直接幫你全包,還賣底片+沖洗服務。結果消費者一拍完,整台相機寄回 Kodak,照片洗出來,相機再寄回你家。這比現在送修 iPhone 還貼心。
黃金年代:人人一卷底片,人人一台 Kodak
20 世紀中期,Kodak 直接變成攝影市場的霸主:
- 推出 Kodachrome 彩色底片,鮮豔到讓全世界新聞記者、旅遊達人都淪陷。
- Brownie 傻瓜相機 賣爆,人人都能負擔。
- 在 1970 年代,Kodak 幾乎壟斷了全球底片市場,市佔率超過 80%。
一句話:只要你家有相簿,十之八九裡面的照片都是 Kodak 底片拍的。

By 2008 John Kratz
悲劇開端:自己發明數位相機,自己先裝死
荒謬的是,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(1975 年)就是 Kodak 工程師 Steve Sasson 做的!
但是當時管理層覺得:
「啊這東西畫質太爛啦!數位不可能取代底片的啦~」
然後…他們把專利冰起來,繼續賺底片大錢。
結果,數位時代一來,Canon、Nikon、Sony 把市場收割光光,Kodak 還在拍大頭貼說「底片才是王道」。
2000 年代:從巨頭到破產戲碼
進入 21 世紀,Kodak 的營收從天堂直墜地獄:
- 2012 年正式申請破產保護。
- 那時候大家還在 Facebook 上狂丟數位照片,Kodak 卻還想賣底片沖洗包。
- 這落差,就像你同學還在推銷 MP3 播放器,結果大家都已經在 Spotify 上聽歌。
現在的 Kodak:死而不僵的攝影殭屍
雖然 Kodak 已經不是當年的巨人,但它並沒有完全消失:
- 依然有在生產一些底片(Ektar、Portra 系列還是很香)。
- 出過幾款數位相機(但老實說存在感很低)。
- 偶爾跨界搞些奇怪生意,例如推出手機、3D 列印材料,甚至炒過區塊鏈(KodakCoin)。
總之,Kodak 現在的存在狀態大概就是:
👉「老子不再稱霸世界,但還能在攝影迷的冰箱裡找到我一卷底片。」
Kodak 的歷史就像一張曝光過度的底片:
- 前半段光芒閃耀、引領潮流。
- 後半段卻一不小心燒掉自己。
他們把「讓人人都能拍照」變成現實,但也因為不敢拋棄底片,錯過了數位大潮。現在的 Kodak,已經不是巨人,但仍是攝影史上不可替代的角色。
致敬 Kodak,謝謝你教我們什麼叫「按快門」;也謝謝你教我們什麼叫「錯失良機」。
如果你對攝影、拍攝、菲林有興趣,並且想更深入了解 。歡迎追蹤我們「傻瓜機DUMBCAM 」一起了解更多攝影知識 !